在电影场景之外的事
既然有那么多的网络平台,当代人为什么还得去电影院看电影呢?这是一种获得娱乐和灵感的仪式,还是仅仅是一种线下的逃脱体验?
那么,这种体验的内容又会是什么了?该不会又是大数据,AI或是无聊的政令宣导吧!总得有些让人耳目一新,有点文化水平的电影艺术感的料吧!
那就得懂得的人来为之了!想要成为一名制片人,或一起制作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电影吗?那得学会如何合作,就必须与他人建立一个了解共同文化与精神价值观的渠道。在此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引导人们建立共鸣,或以智慧平和的方式处理不可避免的冲突。乌托邦,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一个不存在的境地,但如果我们要摆脱玩世不恭或听天由命所造成的恶性循环,它确实是一个必需的存在。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仍在寻找一种创造性生产形式的“乌托邦”,为拥有数字工具的创意人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但是要如何到达这个境地呢?
其实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缓缓前进,通过电影中的创造性艺术和教育娱乐性,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今的重要问题。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建立更美好的明天铺平道路。
在传统认知中认为教育能改变人生,但教育真的能改变吗?在消费主义时代,我们如何阻止教育成为过度资本化的猎物?创作艺术能否帮助大众走出机械文明的精神挣扎?
有没有可能制定出一些创新的学程,帮助那些成长在全球化意识的世纪里的人们理解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分享而不是竞争?有没有可能扭转局势,让每个能理解的人都受益。在新时代为什么还必须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价值所要提供的社会优化协助?毕竟当下一切的发展是人类共同所为,而非自动化工具。

21世纪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来参加我们在北京的工作坊。我们通过电影工作坊和陶赛邦©(新乌托邦)项目来探索许多未知的问题。
多个声音,一个世界!让我们分享一下看电影、创作和玩工艺方面的体验,让生活创意、社会议题及人生抱负落实到工作中,并将这些成果带到职业生涯里!一部好电影可能就这这样开映了。
有创意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寻找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吧。生命中总是需要一部好电影。让我们在电影里建立共同的乌托邦吧!